中国作品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陈钢/何占豪

陈钢教授1935年生于上海,早年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弹钢琴。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,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。

在求学期间,他与何占豪合作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《梁祝》蜚声中外乐坛。这首流传最广的中国交响乐作品《梁祝》曾先后荣获五次金唱片与白金唱片奖。

除了我们大家熟悉的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以外,还有《王昭君》、《苗岭的早晨》、《金色的炉台》、《恋歌》、《我爱我的台湾》、《恩情》、《鼓与歌》、《刀舞》以及《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》等等。

陈钢现为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音协理事、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。



何占豪简历:

1933年,何占豪出生于浙江诸暨,自小在农村长大,17岁参加浙江省文工团,才首次接触小提琴。24岁转往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,26岁发表他的成名作《梁祝》。1964年,只有31岁的何占豪开始在母校上海音乐学院任教,至今已超过40年。文革十年,他被迫放弃音乐,在乡间抄谱养猪。


何占豪/陈钢|《梁祝协奏曲》(萨克斯管多版本改编)

小提琴协奏曲《梁祝》的作者何占豪、陈钢创作这部作品时,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。1958年,何占豪和陈钢还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。当时,学院提出小提琴要民族化、大众化。为此,管弦系小提琴专业班的何占豪、丁芷诺、俞丽拿等6人,组成了“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”。文化部领导和学院又指导实验小组在何占豪写的《梁祝四重奏》基础上创作一首大的协奏曲。何占豪与丁芷诺开始讨论乐曲的构思,决定集中全力写好全曲最主要的爱情主题。出生于越剧之乡绍兴、从小就耳濡目染了越剧经典曲目《梁祝》、《红楼梦》的何占豪,想起了上海著名越剧演员尹桂芳(《红楼梦》中饰贾宝玉)那句往往被全场经久不息鼓掌的唱腔“啊,妹妹呀”,便把这句饱含独特艺术感染力的唱腔曲调引进了小提琴曲谱,这就是现在名闻遐迩的《梁祝》协奏曲的爱情主题旋律。同时,他想起了越剧唱腔里的“百搭”过门,在小提琴上反复试奏后,创作出了《梁祝》协奏曲里“同窗三载”的小快板主题旋律。


1959年,学院动员作曲系学生陈钢支援实验小组,何占豪与陈钢开始合作。他们用西欧传统的奏鸣曲曲式进一步规范了原来的构思,并根据构思由何占豪写乐曲,写完用小提琴拉给陈钢听,定下来后,再由陈钢写伴奏(钢琴),然后到院长课上听取指导。何占豪至今仍对当年两人的合作记忆犹新,他说,当年他对浙江越剧团演员张茵的一句“梁哥哥来我想你”唱腔百听不厌,于是引进小提琴中,化成了“楼台会”一段。但当他把这一段拉给陈钢听时,陈钢建议他第二段写成复调,且用小提琴与大提琴对答,塑造“梁祝”相互倾诉的形象,这就是现在闻名于世的《梁祝》协奏曲里的“楼台会”旋律。因为两人合作很愉快,从未有过争论,所以仅两个月,全曲创作就基本完成了。在学院礼堂首次试演时,何占豪小提琴独奏,陈钢钢琴伴奏,两人又合作得相当成功。1959年5月底,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正式首演,由俞丽拿倾情演奏,乐曲一出就犹如天籁之音,40余年经久不衰。

王清泉老师演奏